

十二月八日、晚上八点半。吴女士、二十五岁、肥胖、心痛、痛恰在心窝之中、如虫内咬、如蛇内钻、不特用饭不能、即饮水亦不可入、手足发热、可是却说身冷、眼不开、动弹不得、舌滑、脉紧、心窝无热气、它处则热气腾腾、这是寒邪犯心之症、据辨证录、乃直中阴经之病、猝不及防、一时感之、立刻身死。 死后必有手足尽紫黑者、甚则遍身俱青、多非药食能救、以至急而不遑救也。倘家存药饵、用人参一、二两、附子三钱、急煎救之、可以望生、否则必死。当时药店已关闭、那里去找人参? 恰好酒庄还开、即以人参酒代独参汤、以半瓶的份量让病人灌喝。大汗出而热解、一喝完病人即可起身开风扇。一夜无事。
隔天、病人再呼心痛、心窝这时有热气、病人不再喊冷反觉发热、舌燥、脉数而有力、这是病转阳明经、火邪犯心之症、病人服用救真汤后痛止。忍饥一日。
救真汤
傍晚病人病情再次突发、家人送去南华医院。 当我去见病人时、已是晚上九点多,药店已关闭、病情虽急而犹缓、只得等到隔天再去买药。 病人服药、几个钟后还有发热迹象。 再细看病人发热口渴、却仅能一口而不欲多饮。这时还以为是阳明火热、欲用白虎汤以解其阳明之火。突惊觉病人虽喊热却以厚被盖着双脚、难道是上热而下寒?遂摸她的脚底、只觉一遍寒冷、这正是戴阳之症、难怪病情一再突发、若用白虎汤、虽多加人参、下喉即亡矣。即以十八钱的六味地黄丸泡水让病人灌喝。大汗出而热解、病人即熟睡。
隔天后、病转太阳经、 病人才出现伤风证状。即开出回春丹。
回春丹
麻黄(一钱)石膏(二钱)青蒿(五钱)柴胡(二钱)甘草(一钱)茯苓(五钱)当归(五钱)陈皮(一钱)神曲(一钱)麦冬(三钱)生地(三钱)白芥(二钱)人参(三分)玄参(二钱) 水煎服。这一病例处理得不好、病人就会死。愿天下医者慎之!
寅 2009 天符年 土星经过軫宿是戊。 木星经过斗牛双宿是丑,岁星为阳右转在丑,太岁为阴左行在寅。
| |
二月十日 木星与火星在牛宿 |
运:太徵火 歲火太过。天符,相火盛炎,肺肾交病。
少阳相火者,三焦浮流之火,火邪炎上,上克肺金,金受克,肾水失母,则上盛下虚,虚阳上攻,便生诸疾,至伤元阳。
气:少陽相火司天;左间陽明燥金,右间太陰濕土。厥陰風木在泉;左间少陰君火,右间太陽寒水。
終之氣 | 五之氣 | 四之氣 | 三之氣 | 二之氣 | 初之氣 | 六氣 |
厥陰風木 | 太陽寒水 | 陽明燥金 | 少陽相火 | 太陰濕土 | 少陰君火 | 客氣 |
太陽寒水 | 陽明燥金 | 太陰濕土 | 少陽相火 | 少陰君火 | 厥陰風木 | 主氣 |
遇水气来复, 水生木, 木得位, 风气乃至, 冷风洌冽, 雾气流行, 飛沙走石, 風寒冰冽。 | 阳气乃去, 寒气乃至, 遇水气来复, 寒大举。 霜乃积。 阴乃凝。 水坚冰。 阳光不治。 | 凉气乃至, 遇水气来复, 寒露乃降。 惨令已行, 霜乃早降。 草木黄落。 寒气及体。 | 炎暑亢旱, 草萎河输, 火运太过, 水气来复, 则寒雨暴至。 湿气降。 地气迁。 雨乃时降。 寒乃随之。 冷來克熱, 冰雹卒至。 | 暴风疾雨 温湿相蒸 | 热风伤人 时气流行 | 客主加临 |
11月22日-1月19日 | 9月24日-11月21日 | 7月23日-9月23日 | 5月21日-7月22日 | 3月21日-5月20日 | 1月20日- 3月20日 | 日期 |
五运格局
火運太过(天符)
終運 | 四運 | 三運 | 二運 | 初運 | 五運 |
太角 | 少羽 | 太商 | 少宮 | 太徵 | 客運 |
少羽 | 太商 | 少宮 | 太徵 | 少角 | 主運 |
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瘧。少氣欬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聾中熱肩背熱。上應熒惑星。甚則胸中痛。脅支滿脅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身熱骨痛而為浸淫。收氣不行。長氣獨明。雨水霜寒。上應辰星。上臨少陰少陽。火燔。水泉涸。物焦槁。病反譫妄狂越。欬喘息鳴。下血溢泄不已。太淵絕者死不治。上應熒惑星
气候特征: 戊为火运,戊为阳年,故运为太徵。 火运之气为暑热,其正常气化为火盛热郁,其反常为火炎沸腾,其致病为热郁于上,热甚造血妄行则血溢血泄,心痛。
少阳司天之政,其气太过,先天时而至。司天之气得其正化之位,厥阴风木在泉,其气扰动不宁,大风突然而起,草木臥倒,走石飞沙。少阳炎火之气为之流行,岁半之前,为君火相火与太阴湿土行令之时,阴气流行,阳气布化。雨乃应时而降。少阴司天为火,厥阴在泉为木,木火相生,故同为功德,上应于熒惑星与岁星之光较强。
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少阴君火,主客二气木火相生为逆,再加上中运火运太过, 寒气乃去,气候大温,草木早期繁荣。
二之气,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太阴湿土,主客二气火土相生为逆,再加上中运火运太过,火气反为湿土郁悒而不发,白色云埃四起,云气归于雨府,风气若不胜湿土之气,则雨水降下。
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亦为少阳相火,主客气同,司天之气施布政令,炎暑乃至,少阳相火上临,再加上中运火运太过,火气过甚,故雨水穷尽雨不降。6月19日 的清晨,苍穹将先后上演火星,金星, 水星合月的美丽天象. 火运太过, 水气来复之象. 复则寒雨暴至。湿气降。地气迁。雨乃时降。寒乃随之。冷來克熱,冰雹卒至。
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阳明燥金,主客二气土金相生为逆, 阳明主令。凉气乃至,遇水气来复, 寒露乃降。惨令已行,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
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太阳寒水,主客二气金水相生为逆,阳气乃去,寒气乃至,遇水气来复,寒大举。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厥阴风木,主客二气水木相生为逆,在泉之气得其正化之位,遇水气来复,水生木,木得位, 风气乃至,冷风洌冽, 雾气流行,飛沙走石,風寒冰冽。
五运五年一个小周期,十年一周期,六气六年一个小周期,运气合治,故三十年为一纪,六十年为一周,其德、化、政、令全部出现。掌握60年的运气格局纪能推算任何年份的气候的变化。
客主加臨為將每年輪值的客氣加在固定的主氣之上。方法為把司天之氣加於主氣的三之氣上,在泉之氣加於主氣的六之氣上,其餘四間氣則依次相加。
客气主气六步分别加临以后,还要观察客主之气是否相得。“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素问·五运行大论》)?根据五行生克原理,如客主之气相生,或客主同气,或客气克主气为相得。若主气克客气则为不相得:故曰:“主胜逆,客胜从”(《素问,至真要大论争》。除了相得与不相得之外,又有顺逆之别。客气生主气者为顺。如客气是少阴君火,而主气是少阳相火者为顺,反之为逆。故曰:“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素问·六微旨大论》)。
总之,主客的顺逆总以客气为主,客气胜过主气为顺,如客克主、客生主、君位臣三者为顺。相反,如主气胜过客气为逆,如主克客、主生客、臣位君三者为逆。此外,还有“同气”,如客气少阳相火,加在主气少阳相火之上,或厥阴风木加在厥阴风木之上等,既无生克之分,又无君臣之异,两者性质相同,即称为同气,仍为相得之例。
1.甲子乙丑海中金
以子為水,又為湖,又為水旺之地,兼金死于子、墓于丑,水旺而金死、墓,故曰海中之金,又曰氣在包藏,使極則沉潛。
2.丙寅丁卯爐中火
以寅為三陽,卯為四陰,火既得位,又得寅卯之木以生之,此時天地開爐,萬物始生,故曰爐中火,天地為爐,陰陽為炭。
3.戊辰己巳大林木
以辰為原野,巳為六陰,木至六陰則枝藏葉茂,以茂盛之大林木而生原野之間,故曰大林木,聲播九天,陰生萬頃。
4.庚午辛未路旁土
以未中之土,生午木 之旺火,則土旺于斯而受刑。土之所生未能自物,猶路旁土也,壯以及時,乘濃戴木,多不喜木。
5.壬申癸酉劍峰金
以申酉金之正位,兼臨官申、帝旺酉,金既生旺,旺則誠剛,剛則無逾于劍峰,故曰劍峰金。虹光射斗牛,白刃凝霜雪。
6.甲戍乙亥山頭火
以戍亥為天門,火照天門,其光至高,故曰山頭火也,天際斜暉,山頭落日散綺,因此返照舒霞,木白金光。
7.丙子丁丑澗下水
以水旺于子衰于丑,旺而反衰則不能成江河,故曰澗下水,出環細浪,雪涌飛淌,匯流三峽之傾瀾,望下尋之倒。
8.戊寅己卯城頭土
以天干戊、己屬土,寅為艮山,土積為山,故曰城土也,天京玉壘,帝裡金城,龍蟠千時之形,虎踞四維之勢也。
9.庚辰辛巳白蠟金
以金養于辰而生于巳,形質初成,未能堅利,故曰白蠟金,氣漸發生,交棲日月之光,凝陰陽之氣。
10.壬午癸未楊柳木
以木死于午墓于未,木既死墓,唯得天干壬癸之水以生之,終是柔木,故曰楊柳木,萬縷不蠶之絲,千條不了之線。
11.甲申乙酉泉中水
金既臨官在申,帝旺在酉,旺則生自以火 ,然方生之際方量未興,故曰井泉水也。氣息在靜,過而不竭,出而不窮。
12.丙戍丁亥屋上土
以丙丁屬火,戍亥為天門,火既炎上則土非在下,故曰屋上土。
13.戊子己丑霹靂火
丑屬土,子屬水,水居正位而納音乃火,水中之火非龍神則無,故曰霹靂火,電擊金蛇之勢,雲馳鐵騎之奔,變化之象。
14.庚寅辛卯松柏木
以木臨官在寅,帝旺在卯,木既生旺,則非柔弱之比,故曰松柏木也。積雪凝霜參天覆地,風撼笙簧,再余張旌施。
15.壬辰癸巳長流水
辰為水庫,巳為金的長生之地,金則生水,水性已存,以庫水而逢生金,泉源終不竭,故曰長流水也。勢居東南,貴安靜。
16.甲午乙未砂中金
午為火旺之地,火旺則金敗,未為火衰之地,火衰敗而金冠帶,敗而方冠帶,未能作伐,故曰砂中金也。
17.丙申丁酉山下火
申為地戶,酉為日入之門,日至此時而無光亮,故曰山下火。
18.戊戍己亥平地木
戊為原野,亥為生木之地,夫木生于原野,則非一根一林之比,故曰平地木,惟貴雨露之功,不喜霜雪之積。
19.庚子辛丑壁上土
丑雖是土家正位,而子則水旺之地,土見水多則為泥也,故曰壁上土也,氣屋開塞,物尚包藏,掩形遮體,內外不及。
20.壬寅癸卯金箔金
寅卯為木旺之地,木旺則金贏,且金絕于寅,胎于卯,金既無力,故曰金箔金。
21.甲辰乙巳佛燈火
辰為食時,日之將午,艷陽之勢光于天下,故曰覆燈火,金盞搖光,玉台吐艷,照日月不照處,明天下未明時。
22.丙午丁未天河水
丙丁屬火,午為火旺之地,而納音乃水,水自火出,非銀漢而不能有也,故曰天河水,氣當升齊,沛然作霖,生旺有濟物之功。
23.戊申己酉大驛土
申為坤,坤為地,酉為兌,兌為澤,戊己之土加于坤澤之上,非比他浮沉之土,故曰大驛土,氣以歸息,物當收斂,故雲。
24.庚戍辛亥釵釧金
金至戍而衰,至亥而病,金既衰病則誠柔矣,故曰釵釧金,形已成器,華飾光艷乎?生旺者乎?戳體火盛傷形,終不喜。
25.壬子癸丑桑柘木
子屬水而丑屬金,水生木而金則伐之,猶桑柘方生而人便以戕伐。故曰桑柘木。
26.甲寅乙卯大溪水
寅為東旺,卯為正東,水流正東,則其性順,而川澗池沼俱合而歸,故曰大溪水。
27.丙辰丁巳沙中土
土庫在辰,而絕在巳,而天本丙丁之火至辰為冠帶,而臨官在巳,土既張絕,得旺火生之而復興,故曰沙中土。
28.戊午己未天上火
午為火旺之地,未、己之木又復生之,火性炎上,及逢生地,故曰天上火。
29.庚申辛酉石榴木
申為七月,酉為八月,此時木則絕矣。惟石榴之木複實,故曰石榴木;氣歸靜肅,物漸成實,木居金生其味,秋果成實矣。
30.壬戍癸亥大海水
水冠帶在戍,臨官在亥,水則力濃矣。兼亥為江,非他水之比,故曰大海水。 勢起大門,生旺不泛,死絕不洄。
六十甲子的由来。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合、天干在上、地支在下、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之为“六十花甲”。
六十甲子是古人发明用来记计时的方法。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六十甲子不仅只是一种计时工具、更是一种表示地的六气受到五行运行产生太过和不及的影响的直观表示法。
六十甲子及纳音表
五行 |
年号 |
年命 |
年号 |
年命 |
年号 |
年命 | |||
金 |
甲子 |
乙丑 |
海中金 |
壬寅 |
癸卯 |
金箔金 |
庚辰 |
辛巳 |
白蜡金 |
甲午 |
乙未 |
沙中金 |
壬申 |
癸酉 |
剑锋金 |
庚戌 |
辛亥 |
钗钏金 | |
水 |
丙子 |
丁丑 |
涧下水 |
甲寅 |
乙卯 |
大溪水 |
壬辰 |
癸巳 |
长流水 |
丙午 |
丁未 |
天河水 |
甲申 |
乙酉 |
泉中水 |
壬戌 |
癸亥 |
大海水 | |
火 |
戊子 |
己丑 |
霹雳火 |
丙寅 |
丁卯 |
炉中火 |
甲辰 |
乙巳 |
佛灯火 |
戊午 |
己未 |
天上火 |
丙申 |
丁酉 |
山下火 |
甲戌 |
乙亥 |
山头火 | |
土 |
庚子 |
辛丑 |
壁上土 |
戊寅 |
己卯 |
城墙土 |
丙辰 |
丁巳 |
沙中土 |
庚午 |
辛未 |
路旁土 |
戊申 |
己酉 |
大驿土 |
丙戌 |
丁亥 |
屋上土 | |
木 |
壬子 |
癸丑 |
桑松木 |
庚寅 |
辛卯 |
松柏木 |
戊辰 |
己巳 |
大林木 |
壬午 |
癸未 |
杨柳木 |
庚申 |
辛酉 |
石榴木 |
戊戌 |
己亥 |
平地木 |
《地理大全入门要诀》卷之六中“纳音五行”篇指出:“纳音,是根据金属敲之有声来命名。一为火,二为土,三为木,四为金,五为水。甲己子午属九,乙庚丑未属八,丙辛寅申属七,丁壬卯酉属六,戊癸辰戌属五,巳亥归四。这种方法就是将干支数加起来看得数是多少,然后用五去除,所除得的余数,剩一就属火,剩二就属土,依此类推。因此,甲子是二九一十八属木,乙丑是二八一十六属火,纳音总数是三十四,除以五余数为四,四为金,所以纳音属金”
《地理大全入门要诀》卷之六给出的“纳音五行”便可用数学公式表达如下:设Z为一对比邻阳阴干支的纳音五行配数,X(i)是序数为 i 之阳干的太玄配数,X(i+1)是序数为 i+1 之阴干的太玄配数,Y(j)是序数为 j 之阳支的太玄配数,Y(j+1)是序数为 j+1 之阴支的太玄配数,
则:Z = RE([ X(i) + X(i+1) + Y(j) + Y(j+1)] ÷ 5)
司天在泉是值年客气在这一年中主事的统称。主管每年上半年的客气称为司天之气,主管每年下半年的客气为在泉之气。 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总是阴阳相对上下相交的。其规律是:如阳司天则阴在泉,阴司天则阳在泉。其中少阴与阳明、太阴与太阳、厥阴与少阳,又是相合而轮转的。如一阴(厥阴)司天,必定是一阳(少阳)在泉;二阴(少阴)司天,必定是二阳(阳明)在泉;三阴(太阴)司天,必定是三阳(太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便是一阴(厥阴)在泉;二阳(阳明)司天,便是二阴(少阴)在泉;三阳(太阳)司天,便是三阴(太阴)在泉。
間氣是除司天之氣、在泉之氣外,其餘初之氣、二之氣、四之氣、五之氣的統稱。
左右间气,就是在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左右的气。六气分作六步来推移,司天之气占一步,司天之气的左边一步是司天左间,司天之气右边一步是司天右间;在泉之气占一步,在泉之气的左边一步是在泉左间,在泉之气的右边一步是在泉右间。司天之气的左间右间和在泉之气的左间右间加在一起,就是四间气。司天在泉加上左右间气,共为六气,是客气六步运动的方式。值年客气逐年推移,因此,司天在泉四间气也每年不同
司天在泉之气确定了,左右四间气自然也就确定了。如,以戊戌年为例,戌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阳是三阳。因此,本年在泉之气便是三阴(太阴),即太阴湿土在泉。司天太阳的左间是厥阴,右间是阳明;在泉太阴的左间是少阳,右间是少阴。其余各年依此类推。故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少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素问•五运行大论》)。
阴司天 | 太阴(三阴) | 少阴(二阴) | 厥阴(一阴) |
阳在泉 | 太阳(三阳) | 阳明(二阳) | 少阳(一阳) |
間氣 | 厥阴(一阴)阳明(二阳) | 太阳(三阳)少阳(一阳) | 阳明(二阳)太阴(三阴) |
阳司天 | 太阳(三阳) | 阳明(二阳) | 少阳(一阳) |
阴在泉 | 太阴(三阴) | 少阴(二阴) | 厥阴(一阴) |
間氣 | 少阳(一阳)少阴(二阴) | 太阴(三阴)厥阴(一阴) | 少阴(二阴)太阳(三阳) |
客气推移是以阴阳气之多少为先后次序的。即厥阴(一阴)少阴(二阴)太阴(三阴)少阳(一阳)阳明(二阳)太阳(三阳)。按着三阴三阳顺序再配以十二地支、六气和五行,来推算客气。推算各年的司令客气(司天之气),是以值年地支为基础的,“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素问•天元纪大论》。可见,每年的年支,凡逢子和午,不论天干是什么,客气均属少阴司天,丑和未年属太阴司天,其余类推。相配以后是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依此次序逐年推移,六气六年一循环,地支十二年一循环,周而复始,六十年中地支轮用五周,六气循环十周。总之,客气六步的次第,是以阴阳为序,三阴在前,三阳在后。
其推移顺序是:一阴厥阴风木,二阴少阴君火,三阴太阴湿土;一阳少阳相火,二阳阳明燥金,三阳太阳寒水。可以概括为“厥少太,少阳太”六个字。
太阳寒水 | 阳明燥金 | 太阴湿土 | 少阳相火 | 少阴君火 | 厥阴风木 | 主气 |
终之气 | 五之气 | 四之气 | 三之气 | 二之气 | 初之气 | 六气 |
少阴君火(二阴) | 厥阴风木(一阴) | 太阳寒水(三阳) | 阳明燥金(二阳) | 少阳相火(一阳) | 太阴湿土(三阴) | 客气 |
午(马) | 已(蛇) | 辰(龙) | 卯(兔) | 寅(虎) | 丑(牛) | 司天 |
子(鼠) | 亥(猪) | 戌(狗) | 酉(鸡) | 申(猴) | 未(羊) | |
卯(兔) | 寅(虎) | 丑(牛) | 午(马) | 已(蛇) | 辰(龙) | 在泉 |
酉(鸡) | 申(猴) | 未(羊) | 子(鼠) | 亥(猪) | 戌(狗) | |
小雪到大寒 | 秋分到小雪 | 大暑到秋分 | 小满到大暑 | 春分到小满 | 大寒到春分 | 月份 |
中运,因上有司天,下有在泉,运居其中而得名。又名岁运。中运是指那一个行星影响这一年的气候。在运气学中,天干以五数为周期而化合为:甲己为土、乙庚为金、丙辛为水、丁壬为木、戊癸为火;地支以六数为周期化合为:子午为君火、丑未为土、寅申为相火、卯酉为金、辰戌为水、巳亥为木。
天干的化合是由二十八宿位于天体上的位置来决定的、以甲与己合化土,乙与庚合化金,丙与辛合化水为例、当土星在天体上经过心、尾、角、轸四宿时、恰是甲己方位、故甲己天干就合化为土、而逢甲逢己亦便是属土的气象运行主事。当金星在天体上经过亢、氐、昴、毕四宿时、恰是乙庚方位、故乙庚天干就合化为金、而逢乙逢庚亦便是属金的气象运行主事。当水星在天体上经过张、翼、娄、胃四宿时、恰是丙辛方位、故丙辛天干就合化为水、而逢丙逢辛亦便是属水的气象运行主事。
歧伯曰︰昭乎哉問也。臣覽太始天元冊文,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黅天之氣經於心尾已分,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昴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五运 | 阳 | 阴 | 四宿 |
土 | 甲 | 己 | 心、尾、角、轸 |
金 | 乙 | 庚 | 亢、氐、昴、毕 |
水 | 丙 | 辛 | 张、翼、娄、胃 |
木 | 丁 | 壬 | 危、室、柳、鬼 |
火 | 戊 | 癸 | 牛、女、奎、壁 |
五行星经过二十八宿位于天体上的位置时、会对季节产生太过和不及的影响。太过、不及指岁运有盛衰规律,《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十天干各分阴阳,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凡是阳数代表本年的中运太过,凡是阴数代表本年的中运不及。《内经》通常以五音“太、少”代称太过不及。太即代表运太过,少代表运不及。五音建运:木音角,火音徵,土音宫,金音商,水音羽。
太过不及。太过,即运气盛而有余;不及,即运气衰而不足。甲、丙、戊、庚、壬为五阳干。凡阳干之年,均属运气有余,为太过;乙、丁、己、辛、癸为五阴干。凡阴干之年,均属运气不足,为不及。
如,甲己同为土运,凡逢六甲年,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均为土运太过;凡逢六己年,即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均为土运不及,其他四运亦依此类推。
太过为本运气胜,则本气流行;不及为本运气衰,则克气大行。故闩:“岁木太过,风气流行”,“岁木不及,燥乃大行”,“岁火太过,炎暑流行”,“岁火不及,寒乃大行”,“岁土太过,雨湿流行”,“岁土不及,风巧大行”,“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岁水太过,寒气流行”,“岁水不及,湿乃大行”(《素问·气交变人沦》)。
五行的太过和不及,除了表现在气候的变化外,还表现在交运日期的早晚。凡属太过之运,约从大寒节前13日交接;不及之运,约在大寒节后十三日交接。
五运 | 阳天干 | 阴天干 | ||
大运太过 | 年尾数 | 大运不及 | 年尾数 | |
土 | 甲 | 4 | 己 | 9 |
金 | 庚 | 0 | 乙 | 5 |
水 | 丙 | 6 | 辛 | 1 |
木 | 壬 | 2 | 丁 | 7 |
火 | 戊 | 8 | 癸 | 3 |
最简单的联想记忆方法是:万物起源于水,天1生阴水,阴水1生阳木2,阳木生阴火3,阴火生阳土4……依次按照五行相生关系,一阴一阳轮替的方式循环下去。使用年尾数的代数方法,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日久天长自然记忆成:2、4、6、8、0为太过之年,1、3、5、7、9为不及之年了。
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木星在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中、它在二十八星宿、位于天体上的不同位置、会对季节产生明显的影响。古代天文学将二十八星宿与二十八种种动物挂钩、 再以太岁出现在二十八星宿中的十二生肖动物的位置配十二地支以记载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十二年次。
亥(猪) | 戌(狗) | 酉(鸡) | 申(猴) | 未(羊) | 午(马) | 已(蛇 ) | 辰(龙) | 卯(兔) | 寅(虎) | 丑(牛) | 子(鼠) |
岁星由西向东的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某年岁星在丑,太岁便运行到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子,太岁便运行到卯。
丑 | 子 | 亥 | 戌 | 酉 | 申 | 未 | 午 | 已 | 辰 | 卯 | 寅 | 岁星 |
寅 | 卯 | 辰 | 已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 子 | 丑 | 太岁 |
斗牛 | 女虚 | 危室壁 | 奎娄 | 胃昴毕 | 觜叁 | 井鬼 | 柳星张 | 翼轸 | 角亢 | 氐房心 | 尾箕 | 二十八星宿 |
古人发现太岁的年次对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气候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以子午为例会在上半年以太阳寒水加临于主气的气之三,而编出逐年客气图。
逐年客气图
七曜 | 木 | 金 | 土 | 日 | 月 | 火 | 水 |
东方青龙七宿 | 角(蛟) | 亢(龙) | 氐(貉) | 房(兔) | 心(狐) | 尾(虎) | 箕(豹) |
南方朱雀七宿 | 井(犴) | 鬼(羊) | 柳(獐) | 星(马) | 张(鹿) | 翼(蛇) | 轸(蚓) |
西方白虎七宿 | 奎(狼) | 娄(狗) | 胃(雉) | 昴(鸡) | 毕(鸟) | 觜(猴) | 叁(猿) |
北方玄武七宿 | 斗(獬) | 牛(牛) | 女(蝙) | 虚(鼠) | 危(燕) | 室(猪) | 壁(蝓) |
五行古称五纬是指太阳系的五大行星:水星(Mercury)、金星(Venus)、火星(Mars)、木星(Jupiter)和土星(Saturn)。
水星(Mercury) 古称辰星、水星在天曰天蓬,在地曰地玄。
为距太阳最靠近的五大行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
金星(Venus)古代称太白金星、在天曰天柱,在地曰地晶。
为距太阳第二远的五大行星。金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金星是全太阳系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它的公转周期约225天,而自转周期为243天,比公转周期还要长。更令人惊讶的是金星自转方向是逆向的。当金星走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在地球上会看到它留在太阳上的黑影。
火星(Mars) 古称荧惑、火星在天曰天荚,在地曰地彤。
为距太阳第三远的五大行星。由于火星呈红色,荧荧像火,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古称荧惑。当火星在近日点附近,距离地球最近时,称为“火星大冲”显得特别亮。此时的火星、地球、太阳相对成一条直线、在180度上,平均说来每15~17年间,出现一次大冲。
木星(Jupiter)古称岁星、木星在天曰天冲,在地曰地苍。
为距太阳第四远的五大行星、 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木星有28颗卫星。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 即它绕行黄道一周的速度为11.86年。人们把周天分为十二分,称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所以古人称它为岁星。
土星(Saturn) 古称镇星、在天曰天芮,在地曰地阜。
为距太阳最远的五大行星。颜色比木星暗,故古人形容为黄色。最美丽的行星。土星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土星几乎是每年在二十八星宿其中一个宿中、有镇住或填满该宿的意味、所以被称为镇星或填星。
五行概念的形成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天象而绘制、这也是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蛰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火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老成凋谢、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见于中天、表示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土行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主气是固定的地球气候。因其恆居不變,年年如此。又稱地氣。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于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呈规律性地每年循环一次。每年相同的月份、各地大体上出现各固有的气候特征。这气候特征可分为六个季节;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每一个季节有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素问·天元纪大论》)
厥阴风木、一年之中的“初之气”、从大寒到春分。风主时令。气候以多风为特点。
少阴君火、一年之中的“二之气”、从春分到小满。火主时令。气候以温热为特点。
少阳相火、一年之中的“三之气”、从小满到大暑。暑主时令。气候以炎热为特点。
太阴湿土、一年之中的“四之气”、从大暑到秋分。湿主时令。气候以湿盛为特点。
阳明燥金、一年之中的“五之气”、从秋分到小雪。燥主时令。气候以干燥为特点。
太阳寒水、一年之中的“终之气”、从小雪到大寒。寒主时令。气候以严寒为特点。
终之气 | 五之气 | 四之气 | 三之气 | 二之气 | 初之气 | 六气 |
太阳寒水 | 阳明燥金 | 太阴湿土 | 少阳相火 | 少阴君火 | 厥阴风木 | 主气 |
小雪到大寒 | 秋分到小雪 | 大暑到秋分 | 小满到大暑 | 春分到小满 | 大寒到春分 | 月份 |
寒 | 燥 | 湿 | 暑 | 火 | 风 | 时令 |
严寒 | 干燥 | 湿盛 | 炎热 | 温热 | 多风 | 气象 |